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一分快3官网app最精准 > 新闻动态 > 王羲之传给子孙的“笔法要诀”,堪为学习草书的典范,外行也能轻松入门!

王羲之传给子孙的“笔法要诀”,堪为学习草书的典范,外行也能轻松入门!

发布日期:2025-05-21 10:38    点击次数:116

在书法的江湖中五种不同的书体好似五个不同的门派,其中草书这字体最为高深莫测,被不少书友称为最高端莫测的书法艺术,而也是其中学起来最难的字体。不少书友在亲身尝试之后得出结论,草书之所以难,难在笔法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之上,想要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谈何容易!太拘泥于笔画则显拘谨,过于宣泄又易陷入 “江湖体”。

图片

然而草书也是当中最受争议的书体之一,其中字形的辩读之上就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古往今来应草书字形辩读问题上所产生的误解就有很多,有这么一则故事,话说一员外用草书写了张纸条让手下去买猪舌,结果买回来了一千只猪,员外问道不是让你买的猪舌吗,怎么买这么多头猪回来,手下指着纸上的字说这不是猪千口吗?

图片

也正是应此,人们将写得看不太懂的字称之为“潦草”,纵观历朝历代,在草书的世界里学习者众多,但能从中写出个境界来之人却很少,米芾曾言:“草书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 晋人草书确实是初学者不错的选择。

晋代书法家多以篆、隶启蒙,其草书笔法相对没那么复杂,易于上手;晋人草书注重笔画的连带与衔接,气息流畅,与重视顿挫方折的宋人和讲究墨法、章法的元明诸家不同;且晋人多作小草,符合从易到难、由行草到狂草的学习顺序。

图片

提到晋人草书就不得不提及王羲之了,他的《十七帖》虽名满天下,但用笔过于洒脱自由,并不适合入门。而另一部作品 ——《草诀百韵歌》,则堪称初学者的福音。

《草诀百韵歌》并非王羲之所创,这部经典的创作时间是在明代,与王羲之所在的年代相隔近千年,此部著作为明人所作借以王羲之之名而立于世。虽说如此,据记载王羲之去世前曾作《笔势论》将其一身所学所悟之笔法归纳其中,将这一草书要诀传予儿子王献之。

图片

而明代韩道亨将王羲之的笔法要诀总结、解释,以五言诗的形式写成了《草诀百韵歌》,因托名而面世,又有王羲之笔法的影子和精髓,后人也因此将其归为王羲之所著。

《草诀百韵歌》全文共 106 韵、1060 个字,前两韵道出草书之 “难”,最后一韵讲 “学”,中间 103 韵着重讲解草书的偏旁部首、相似字的区分以及结字方法等。其语句平实易懂,朗朗上口,将草书的诸多技巧讲解得细致入微。

例如 “傅传相竞点,留辩首从心。昌曲终如鲁,食良未若吞”,短短四句,便清晰地指出了 “傅” 与 “传”、“留” 与 “辩”、“昌” 与 “曲”“鲁”、“食” 与 “良” 等相似字在草书中的写法区别,让人茅塞顿开。

图片

不过关天《草诀百韵歌》这一书论并非最早出现于明代,而在北宋时期就有类似版本出现了,不过都是托名王羲之之名,可见古人对自己不自信而喜欢措名人和效应,也是很有营销手段的呀。其实米芾也曾做过此类似的书作。

不过在众多的版本之中,流传最广、应用最多的便是韩道亨的墨迹本。主要取决于在那之前基本都是石拓本和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字少字和风化等原因,而韩道亨的墨迹本则更为清晰可见,更有利于初学者所读所临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它以朗朗上口的五字韵文,将复杂的草书知识化繁为简。在记忆草字时,口诀便捷易记,如 “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使草字写法轻松印入脑海,同时系统总结的规律,有助于学习者理解草书的内在逻辑,强化记忆效果。在书写技巧上,它从基本笔画的学习,到结构体势的把握,再到书写速度与流畅性的提升,为学习者层层铺就进阶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一分快3官网app最精准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